
旅游景点如何通过商品和服务实现盈利?关键在于精准捕捉游客需求,将地域特色与现代消费习惯结合,以下七类商品在景区具备较强变现能力,且能提升游客体验感。
1. 地域限定食品
景区餐饮需突破传统模式,开发具有地理标识的便携食品,黄山烧饼采用非遗工艺制作,独立包装设计便于携带,年销量超2000万份,茶饮赛道可结合本地食材创新,如武夷山景区推出岩茶奶茶,单店日营业额突破1.5万元。
2. 文化创意产品
故宫文创年销售额超15亿元的案例证明,文化IP转化能产生巨大经济效益,有效策略包括:
- 提取建筑纹样开发文具套装

- 将历史人物设计成卡通形象盲盒
- 结合节气文化制作限定纪念品
3. 体验式消费项目
沉浸式体验项目溢价空间可达普通商品的3-5倍,西安大唐不夜城推出的古装摄影套餐,包含妆造、跟拍、精修服务,客单价800-1500元仍供不应求,互动型项目如手工陶艺体验课,既能延长游客停留时间,又能带动工具包销售。
4. 功能性旅行装备
针对景区地形特点开发实用装备:
- 登山景区可售折叠登山杖
- 水乡景区推出防泼水油纸伞
- 高原地区提供便携氧气设备
某5A景区自主研发的智能导览眼镜,集成AR导航、语音讲解功能,租赁率达日均65%。
5. 精品化特产礼盒
传统土特产需进行消费升级:
- 采用小规格组合包装
- 邀请设计师重塑视觉形象
- 开发景区专属伴手礼系列
武夷山景区推出的岩茶伴手礼盒,通过扫码溯源功能提升可信度,复购率提高40%。
6. 数字纪念品
结合区块链技术开发数字藏品,黄山景区首发的迎客松NFT作品,单价199元,3分钟售罄5000份,虚拟与现实结合的纪念章收集系统,通过扫码打卡形成电子收藏册,带动线下消费增长27%。
7. 个性化定制服务
即时定制服务满足游客社交需求:
- 激光刻字纪念币机
- 照片转手绘明信片
- 语音定制祝福卡片
某古镇设置的AI智能拍照亭,可根据游客着装自动生成古风海报,单次收费30元,日均服务200+人次。
景区经营者需建立完整产品开发链条:前期深度挖掘文化元素,中期控制生产成本,后期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销售网络,重点优化消费场景布置,在游客动线关键节点设置体验式销售点,同时建立会员系统追踪消费数据,持续优化商品结构,真正有价值的旅游商品,应当成为文化载体与情感链接的纽带,而非简单交易品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