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申根签证作为欧洲旅行的通行证,吸引着全球旅行者的关注,其核心价值在于允许持有人在26个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,但关于停留期限的规定常存在理解偏差,本文将依据《申根边境法》与欧盟理事会条例(EC)No 810/2009,解析具体规则。
签证类型决定停留时长
申根签证分为单次入境(Single-entry)与多次入境(Multiple-entry)两类,单次签证有效期通常覆盖行程日期,允许持有人在申根区连续停留最多90天;多次签证则根据申请人的旅行记录与信用评估,可能获批1年至5年有效期,但每次入境仍需遵守“180天内累计停留不超过90天”的铁律。
滚动周期计算法需警惕
90/180规则的计算方式常被误解,系统采用向前滚动计算机制:选定某天作为检查节点时,系统会回溯前180天,统计此期间内的总停留天数,若1月1日至3月31日连续停留90天,则6月29日前不可再次入境,建议使用欧盟官方签证计算器(如Schengen Calculator)进行精确测算。
长期停留需申请国别签证

超过90天的停留需求,必须向特定成员国申请国家签证(National Visa),此类签证仅允许在签发国境内活动,且需提交租房合同、入学证明或工作许可等长期居留证明文件。
违规后果影响深远
逾期滞留将导致申根信息系统(SIS)标记,可能面临3年至5年入境禁令,并影响未来美国、加拿大等国签证申请,如遇航班取消等不可抗力,需立即向当地移民局提交书面说明与证据,申请临时停留许可。
签证有效期≠合法停留期
持有1年有效期的多次往返签证,仍需确保每次行程符合90天限制,部分申请人误以为“签证未过期即可自由居留”,这种认知错误可能直接导致非法滞留记录。
个人观点:合理规划行程比盲目追求长期签证更重要,建议首次申请者选择与主要目的地相符的签发国,通过积累良好出入境记录逐步提升信用评级,必要时可咨询专业移民律师或授权代办机构,避免因规则理解偏差影响欧洲旅行体验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