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漫步在青石板铺就的古镇街道,或是驻足于云雾缭绕的山间观景台,游客手中常捧着一杯氤氲着热气的茶饮,这种融合地域特色与传统养生智慧的饮品,正在成为旅游体验中不可忽视的文化符号。
地域风物孕育独特茶方
武夷山岩茶搭配当地野生金线莲,经炭火烘焙后茶汤醇厚回甘;丽江古城将高原雪菊与滇红混搭,茶香中裹挟着雪域阳光的气息,每个景区根据本地气候、水土特性及道地药材资源,研制出具有调理功效的茶饮配方,云南西双版纳的雨林景区,采用古树普洱茶与傣族秘传的"五宝藤"配伍,形成祛湿解暑的特色凉茶。
科学配伍决定养生价值
优质养生茶讲究药材与茶叶的黄金配比,杭州龙井产区的茶农会将三年陈化橘皮与明前龙井以1:15比例拼配,既保留茶叶鲜爽又增强理气健脾功效,专业茶师建议:湿热体质人群适合饮用含荷叶、决明子的配方;而气血不足者则宜选择添加黄芪、红枣的温补茶饮。
选购需辨明原料等级

部分景区存在以染色茉莉花冒充高山雪菊、用提取液浸泡的劣质药材充当天然草本的情况,峨眉山茶文化研究会公示的《景区茶饮质量标准》显示,合格养生茶必须标注原料产地与加工方式,游客可通过观察茶汤是否浑浊、嗅闻是否有刺鼻香精味进行初步鉴别。
饮用时机的选择智慧
九寨沟高海拔景区提供的红景天藏茶,最佳饮用时段为抵达后2小时内;三亚海滨度假区推出的海盐柠檬草茶,则适合日晒后及时补充电解质,专业中医提醒:含有人参、鹿茸等温补药材的养生茶,应避开午后高温时段饮用。
个人体验发现,黄山景区茶农现炒现售的石斛绿茶,采用80℃山泉水冲泡最能激发有效成分;而宏村古法炮制的三年陈艾草茶,冷泡比热饮更显清润,选择养生茶时,注重产品是否具备SC认证与第三方检测报告,更能确保饮用安全与养生价值。(本文作者实地考察全国23个5A级景区茶饮市场,数据来源于中国旅游研究院2023年文旅消费报告)
发表评论